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保定国徽图案背后的历史故事

分类: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16 533次浏览

设计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始于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

设计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始于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委会次会议将国徽的设计提上日程。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由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和中央美术学院张仃、钟灵等人组成的两个设计小组对国徽方案的设计竞赛由此展开。

e6f8674c1025212d46c700fe52677950.jpg

设计过程
 初步设计
 在初步设计阶段,清华大学营建系师生设计了多种国徽方案。林徽因和莫宗江合作的国徽图案在最初应征中,因突出民族特色而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他们的设计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

修改与完善
 为了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国徽图案,并且能够在国庆一周年时使用,专家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梁思成卧病在床与林徽因商量设计国徽。周恩来总理建议整个国徽要体现出向上、响亮、挺拔的基调和气氛,并且还要把稻穗的图案设计进国徽里。

最终确定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召开一届二次会议,毛泽东主持通过决议,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国徽图案。国徽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设计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不仅是一项艺术创作,更是形象和精神的体现。国徽中的天安门象征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齿轮和麦稻穗则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体现了新中国的性质和宗旨。国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民族传统精神和现代的形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过程充满了智慧和汗水,凝聚了众多设计师的心血和智慧。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